又是一年新玉米大量上市的季節,我們會發現飼料完全更換新玉米,雞采食量上升,但是產蛋個頭變小,老雞會出現產蛋率下降,整體蛋色發白變淺,爬坡蛋雞產蛋上升放緩,蛋重輕,過料腹瀉嚴重等現象。究其原因,我們要從新舊玉米的區別說起。
一、新玉米的特點
1、水分含量高,同等添加量,飼料中粗蛋白、代謝能的值會降低。
2、抗性淀粉含量高,不利于消化。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儲存一段時間(5~6周)含量逐漸降低。抗性淀粉在小腸中不能被消化,而在大腸中容易被大腸桿菌發酵利用,產生毒素引起拉稀。
3、發霉變質,引發機體病變。玉米霉菌分為倉儲霉菌和田間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約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高水分的玉米存放時也容易引起發霉變質。我們對新玉米的霉菌污染防范意識低是造成雞群霉菌毒素侵害的主觀原因。
新玉米水分大,易發霉。這是引發腺胃炎的重要因素,同時霉菌毒素會破壞機體的免疫系統,如雞的胸腺、脾臟、法氏囊和骨髓肝臟等,大大降低雞體的抗病能力,增加雞群感染新城疫、禽流感、傳支等病毒病的發病幾率。河南盛世聯邦的于博士,就在兩天前微信群里發了今年診治飼喂新玉米造成的雞腺胃炎的圖片,讓我們提高重視度。
二、解決方案
1、新舊玉米摻和使用,過渡半個月。將陳玉米與部分新玉米混合使用,逐漸增加新玉米的添加比例,過渡半個月,以減少抗性淀粉的影響。新玉米配的飼料水分較高,不宜久存,最好隨配隨喂。同時要考慮代謝能和蛋白低的問題,可添加復合酶,人為降低非淀粉多糖帶來的腹瀉問題。適當添加油脂和調整豆粕添加量來滿足能量和蛋白低的問題。
2、適度陳化后再使用。新玉米過篩與過風,控制好水分后入庫儲存5-6周,最好在同一個月以上,經過后熟化以后再使用。降低抗性淀粉的影響。
3、脫霉與防霉并重。在存儲玉米時關注水分與通風防止發生霉變,對與已經存在霉變,要選擇相應的霉菌毒素脫毒劑和保護肝腎,肝腎排毒的添加劑來降低霉菌毒素對雞群的危害。尤其這兩年高發的黃曲霉毒素B1和嘔吐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