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推廣
技術推廣 > 技術推廣

雛雞舍內空氣環境的管理措施

作者: admin?  發布時間:2021-07-14  信息來源: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

1 育雛溫度
1.1 溫差育雛法

采用育雛傘作為育雛區域的熱源進行育雛。前三天,在育雛傘下保持35℃,此時育雛傘邊緣約有30-31℃,而育雛舍其它區域只需要有25-27℃即可。這樣,雛雞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不同溫層下進進出出,有利于刺激其羽毛的生長,將來脫溫后雛雞將很強壯并且很好養。隨著雛雞的長大,育雛傘邊緣的溫度應每3-4 天降1℃左右,直到三周齡后,基本降到與育雛舍其它區域的溫度相同(22-23℃)即可。此后,可以停止使用育雛傘。

雛雞的行為和鳴叫聲將表明雞只舒適的程度。育雛期內雛雞過于喧鬧,說明雞只不舒服。最常見的原因是溫度不太適宜。雛雞受冷應激時,會堆擠在育雛傘下;如育雛傘下溫度太低,雛雞就會堆擠在墻邊或雞舍支柱周圍。雛雞也會亂擠在飼料盤內。雛雞受熱應激時,會俯臥在地上并伸出頭頸張嘴喘氣。雛雞會尋求舍內較涼爽、賊風較大的地方,特別是遠離熱源沿墻邊的地方。雛雞會擁擠在飲水器周圍,使全身濕透。飲水量會增加。嗉囊和腸道會由于過多的水分而膨脹。

1.2 整舍取暖育雛法

與溫差育雛法(也叫局域加熱育雛法)不同的是,整舍取暖育雛法采用鍋爐作為熱源,在舍內通過暖氣片(或熱風機)散熱供暖;或者采用熱風爐作為熱源供暖。因此,整舍取暖育雛法也叫中央供暖育雛法。由于不使用育雛傘,雞舍內不同區域沒有明顯的溫差,所以利用雛雞的行為作溫度指示有點困難。這樣雛雞的叫聲就成了雛雞不適的僅有指標。只要給予機會,雛雞愿意集合在溫度最適合其需要的地方。在觀察雛雞的行為時要特別小心。雛雞可能集中在雞舍內的某個地方,顯示出成堆集中的現象,但別以為這就是因為雞舍內溫度過低的緣故,有時候,這也可能是因為雞舍其他地方太熱了。一般來說,如果雛雞均勻分散,就表明溫度比較理想。

在采用整舍取暖育雛時,前三天,在育雛區內,雛雞高度的溫度應保持在29-31℃之間。溫度計(或感應計)應放在離地面6-8厘米的位置,這樣才能真實反映雛雞所能感受的真實溫度。以后,隨著雛雞的長大,在雛雞高度的溫度應每3-4 天降1℃左右,直到三周齡后,基本降到21-22℃即可。

2 相對濕度

整棟雛雞舍加熱,特別是同時使用乳頭式飲水器時,相對濕度可能低至25%。當然在大多數使用傳統的燃氣育雛器結合鐘式飲水器的雞舍,相對濕度就較高,通常能超過50%。為了減少雛雞的脫水程度,前3-4 日齡的相對濕度應至少控制在70%,最好在80%。此后相對濕度允許在50%-60%之間。

如果雞舍裝有夏季高溫期間降溫的噴霧器,可以借以提高育雛舍的相對濕度到所需要的范圍。如果沒有噴霧器,在加熱器附近放置水盤,也可將相對濕度提高到70%-80%之間。還可以在雞舍中間的走道上定期灑水,來增加雞舍內的濕度(注意:不能往育雛墊料上直接灑水,或把水灑到雞的身上)。雛雞飼養在相對濕度適宜的條件下不易脫水,而且可為提高均勻度提供良好的開端。

隨著種雛雞的生長,相對濕度應當降低。18日齡以后,如果相對濕度過高,會導致墊料潮濕并引發其他問題。隨著種雛雞體重的增加,可以采用通風和加熱系統控制相對濕度。

3 溫度和濕度的相互作用

所有的動物都會通過消化道和皮膚蒸發水分、散發體內熱量。在高濕的情況下,蒸發量減少,導致動物的體表溫度增加,動物對溫度的感覺來源于干球溫度和相對濕度,過高的相對濕度增加體表溫度。相反,相對濕度低就會降低體表溫度。應掌握在不同的相對濕度下達到標準溫度所需要的干球溫度,并應用在處于不同濕度范圍內的環境中。如果相對濕度不在標準范圍內,雞舍內雛雞所處位置的溫度應達到相應的標準。在所有的時期,應該觀察雛雞的行為對溫度的反映是否正常,以確保種雛雞得到合適的溫度。如果以后的行為表明雛雞太冷或太熱,就應當把雞舍的溫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

4通風管理

在育雛期間,雖然雛雞不需要太大的通風量,但同樣需要適當地補充氧氣、排除濕氣、氨氣、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因此,育雛舍在做好保溫的同時,應定期適當地通風,引入新鮮的空氣。

?? ??? ?
大咪直播vip破解版下载-大咪直播app官网-花狐狸直播ios二维码